首页 > 要闻 > 正文

驴的存栏量远低于市场需求,“安徽老字号”石塘驴巴这样应对 每日看点

2025-09-25 14:00:27来源: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石塘驴巴是肥东县石塘镇的地方特色小吃,以驴肉为原料,肉质细腻滑嫩,是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今,我国正面临“缺驴”危机,驴的存栏量远低于市场需求。

“现在驴肉越来越少,石塘驴巴以后可能会成为一种‘文化记忆’。”非遗传承人罗勇惋惜道。石塘驴巴凭借千年传承的独特工艺与醇厚风味,已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然而,这道承载时光的地方美味,如今却在全国性“缺驴”冲击下步履维艰。9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石塘驴巴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罗勇,探寻石塘驴巴的应对之道。


【资料图】

图为罗勇正在煮制石塘驴巴

全国驴存栏量持续下滑,熟驴巴价格已升至170元 / 斤

罗勇今年37岁。他的父亲罗祥训在2004年创办了合肥市石塘训字驴肉食品有限公司。谈及石塘驴巴的发展历程,罗勇提及不同时期的鲜明对比:2000年至2005年是行业鼎盛期,那时公司一年生驴肉消耗量达300-400吨,按对半出成品测算,驴巴年产量150-200吨;而2010年后,全国驴存栏量持续下滑,驴肉价格只涨不跌,公司生驴肉消耗量也逐年递减。2024年全年仅消耗不到20吨生驴肉,对应的驴巴成品不足10吨,原因是“实在没有驴肉了”。

价格方面的变化更为直观。罗勇回忆,2005年左右,熟驴巴售价仅20元 / 斤;如今,熟驴巴价格已升至170元 / 斤,且仍有上涨至200元 / 斤的趋势,远超普通人的消费水平。他解释,当前活驴价格已达42元 / 斤,生驴肉零售价90-95元 / 斤,批发价也不低于87元 / 斤,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直接传导至终端产品。按石塘驴巴的标准,一头成年驴去骨、去毛、去油、去除淋巴结和内脏后,净肉量多在130斤上下,最多不超过150斤。

图为石塘驴巴,肉质细腻滑嫩

如何破局?传承人考虑了几种方案

据悉,我国目前出现显著的驴存栏缺口,系多种原因导致。最重要的一点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代替了驴曾经的役用功能,从短时间来看,并没有快速弥补缺口的办法。

罗勇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作为地方文化符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及之前,石塘驴巴一直采用本地驴作为原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随着手扶拖拉机等机械化农具普及,本地驴逐渐减少,如今生驴肉已完全依赖从新疆、青海、内蒙古、东北等地采购。

为何曾经供应充足的驴肉产量如此下滑?罗勇还认为与驴的生长周期长、内地养殖消耗大、养殖效益低有关,“驴养殖回报慢、收益低,不如去厂里打工,没人愿意养。”

面对成本高昂、产量受限的双重压力,罗勇正在思考未来的破局之路。目前他考虑了几种方案,首先是可能回归小餐饮外卖模式,比起工业化生产,餐饮店消耗的驴肉量要低很多;第二是开发与石塘驴巴有关的副产品,比如现在公司新产品“石塘驴巴酱”“驴香轱辘饼”等销量很不错;第三是寻求开发石塘驴巴文创产品,突破原料限制,让石塘驴巴的影响力超越舌尖,真正实现文化不断流。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实习生 赵贤秀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彭玲

标签: 观察家网 最新资讯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