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米浆粑粑,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适配快节奏生活,是不少人的早餐记忆。近日,中共昆明市委机关幼儿园大一班邀请两位幼儿的奶奶走进课堂,在充满烟火气的生活馆里,带领小朋友开启了一场融合昆明特色的云南美食——米浆粑粑制作之旅,让食育课程在实践中焕发生机。
为深入推进幼儿园“基于昆明特色美食创新幼儿园大班‘食育’课程”课题研究,丰富幼儿生活体验与食育认知,增进家园协同育人实效,两位奶奶提前备好米浆、白糖、鸡蛋等食材,还特意带来了制作米浆粑粑的专用小煎锅,瞬间让生活馆充满了“昆明家乡的味道”。
活动结合课题中“让幼儿感知本土美食文化”目标,两位奶奶用生动的语言介绍米浆粑粑的由来与昆明本地食用习俗:“这是咱们昆明人常吃的早餐小吃,巷子里的早点铺每天都飘着这个香味,配着米线、豆浆吃,暖心又暖胃。”
随后,两位奶奶紧扣食育课程“动手实践”的要求,手把手教小朋友操作,从观察米浆的细腻质地、感知白糖的甜味,到小心翼翼地往碗里倒米浆,轻轻搅拌白糖与米浆混合均匀,再到等待奶奶将调好的米浆倒入温热的煎锅,每一步都让小朋友在互动中积累饮食相关的感官经验与操作技能。
小朋友全程兴致勃勃,在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有的负责搅拌米浆,感受食材混合的变化;有的帮忙摆放餐具,养成有序的饮食习惯;还有的凑在煎锅旁观察粑粑的变化,直观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小脸上满是认真与欢喜。
当热乎乎、香喷喷的米浆粑粑出锅时,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软糯香甜的口感让大家连连称赞。
米浆粑粑传承家风。活动不仅让小朋友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昆明传统美食的魅力,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培养了良好的饮食观念,为食育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拉近了家园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