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环球关注:【地评线】东湖评论:规范数字藏品行业发展还需标本兼治

2022-07-18 15:33:21来源:荆楚网  

“138元买齐白石《虾趣图》”“二手交易可炒到近10万元”“链上购物买到就是赚到”……近期,“看得见,摸不着”的数字藏品备受追捧,交易热度更是居高不下,频频引发关注。然而,据相关记者调查发现,数字藏品热炒的背后并非表面“风光靠谱”,实则暗藏虚火,存在引发交易风险、非法炒币、知识产权侵权等诸多风险隐患。为此,不少业内人士建议:约束数字藏品炒作行为,防止数字藏品市场带着问题继续“狂奔”,亟需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共识。

什么是数字藏品?数字藏品究竟有何用?数字藏品本身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万物皆可数字藏品”的当下,数字藏品是一种新奇的文化体验,既能满足消费者的社交需求,又能满足收藏者的审美需求,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喜爱。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我国数字藏品发行平台的数量从500多家激增到1000家以上不等;数字藏品的每日发行额也从日均百万元提升到上千万元,增长超10倍;仅2021年我国共计发售数字藏品数量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约为1.5亿元……在短短不到一年多的时间里,围绕数字藏品的产业链应运而生、持续攀长,数字藏品的惊人规模和高速增长映射出我国数字藏品行业领域的蓬勃发展。


(资料图片)

但也要看到,由于国内数字藏品入行门槛较低、行业规范极度缺失,“快销式”泛滥、藏品“虚假宣传”、仿股市庄家手法、版权纠纷等市场乱象与日剧增,亟待监管制约和引导。营造健康、合规、有序的发展环境,促进文化市场和商品市场良性互动,才能更好推动数字藏品行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压实平台运营法律责任。数字藏品行业是一个新的聚合生态,融合了来自技术、文化和实体经济不同领域的参与者,对应的法规和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是导致行业声誉受损、藏品质量良莠不齐、平台乱象从生的关键因素。对此,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建立针对数字藏品行业的安全能力指标,明确数字藏品属性以及平台准入、经营规范等准则,完善数字藏品的发行数量和定价机制,主动披露和化解各类潜在风险,让盗版品、劣质品等侵权发行的违法违规平台无所遁形。

同时,作为数字藏品发行平台,也应当严格遵守跨境数据、跨境金融和隐私保护领域的国际国内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行业自律和法律保护,共同保障数字藏品市场中的消费者交易安全、数据流动安全和数字藏品内容安全。

“徒法不足以自行”。当前,数字藏品行业数字化水平较高,仅仅依靠法律条文的更新远远不能切实保障合规发展,数字藏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力的监管科技保障。一方面,要以科学技术为引领,加大对数字藏品监管的探索和研究,譬如,加快建立健全对公链、联盟链和私链平台数字藏品交易的现场监管和“事前—事中—事后”动态监管能力,为提高交易透明度、促进证据完整性和加大网络执法力度提供技术手段。另一方面,要依托数字技术,强化数字藏品的原创性,抵制无序炒作。譬如,从提供交易服务、公开发行融资、计价结算、实名认证、投融资等多个方面,对数字藏品实施全链条靶向跟踪,斩断数字藏品的二次交易链路,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此外,广大消费者也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增强维权意识,善于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切身利益、保障合法权益,也要警惕防范“盲目跟风”行为,无论是传统文艺作品还是以数字为媒的数字藏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弘扬不应成为购买商品能否升值、是否“全球唯一”、有无高额回报的外在驱动力。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以深耕传统优秀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精髓的态度去学习、欣赏、领悟数字藏品内涵价值,才是提升自我、丰富自我、突破自我的内生源泉。

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技术在国内的重要应用,有着广阔的空间前景。规范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引导数字藏品去金融属性、赋能实体,既能满足14亿多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也有利于深入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一步打造“数字藏品—传统文化—行业发展”的闭合良性循坏,这才是这个市场最大的商业趋势和价值,也是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鲜活注脚。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云(襄阳襄州)

责编:丁楚风

标签: 数字藏品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