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地评线】东湖评论: 破除“唯学历论”才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

2022-04-07 11:44:32来源:荆楚网 ​  

海归硕士及985学校硕士竞聘银行柜员,“上大学独木桥”变化为“考研独木桥”……读研还是选择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必须作出的“选择题”,也是用人单位人才观念转变的“必答题”。

良禽择木而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共识,各地各单位纷纷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措施,在人才选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选择人才中展开了博弈。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如果引进人才只为了装“门面”、当“花瓶”、作“摆设”,给高薪、股权、住房等丰厚待遇,往往会形成一时人才涌现,时间长了,会因为出现人岗不适,给不了人才进一步成长的空间,让很多人才高兴而来又失望而走,这样既不利于人才发展,也不利于用人单位发展。

在人才招聘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招聘筛选成本又或者潜意识里将“学历”与“能力”划上等号,不自觉拔高招聘门槛,很多原本专科、本科生即可胜任的岗位,最后不得不花大价钱招来研究生,而结果经常是人才错位、人岗不符。这实际上暴露出用人单位缺乏精准人才识别能力,“唯学历论”思维加剧企业人才引进难度。副作用也会日益凸显,会让社会滋生出“学历恐慌”“能力危机”现象。

如今高校毕业生被动“考研”现象增多,无视专业、能力、社会需求匹配度,考研动机不再是追求学术精进,而是为了谋求份工作。很多大学生只想先拿到“研究生”学历,获得一张职场“通关卡”,然后再做职业打算。而高校也顺应当下趋势,热衷于培养研究生,各类在职研究生、“考研保过班”“考研速成班”大行其道,相关教育培训机构也赚得盆满钵满,而研究生学历“含金量”、研究生学历与能力匹配度值得考量,用人单位招聘做到真正对口、寻求到合适的人才也越来越难。

避免人才“高消费”需要用人单位理性引才、精准引才。首先要考虑人岗匹配度,以遵循市场化引才导向为基本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特色、岗位特点进行引才,做到量体裁衣,人岗相符。其次,要考虑企业承受能力,人工成本是其中重要考量因素,保障人才权益是必要的,多样化挖掘人才需求,比如在人才发展环境、人才价值实现等方面提供多种可能性,而不是单纯依靠高薪等物质手段吸引,特别是希望聚集人才效应、打造企业人才智库上,良好氛围、环境营造至关重要。再次要拓宽、创新招聘渠道,除了与传统高校、猎头公司合作,采用广撒网的方式外,更多提升企业“内部”潜能,将优秀实习生、派遣工转化为“正式工”,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

人才只有使用才能创造价值。要以解决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等问题为突破口,探索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只有人才用好用活了,创新创造创优潜能充分激活,发展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邱媛媛(湖北宜昌)

责编:詹蔷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