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每日推荐 >

【地评线】桂声网评:告别“跑腿时代”,政务服务需要更多“无感”体验 新要闻

广西新闻网 | 2025-10-15 12:15:59


【资料图】

先跑4S店拿发票,再去税务局交购置税,接着找保险公司买保险,最后还要去车管所排队验车、提交材料。曾几何时,买新车上牌的繁琐流程,让不少人直呼“麻烦”。如今,这样的困扰将成为过去。11月1日起,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将在全国全面推行,通过车辆销售发票、购置税、保险等信息共享核查,实现全业务数字化办理,群众无需再提交纸质材料,真正告别“跑腿”之苦。

从“多窗跑腿”到“一网通办”,新车上牌服务的升级,表面看是流程的优化,实则是政务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过去,受限于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各部门信息壁垒林立,数据无法互通,群众不得不充当“信息搬运工”,在不同窗口间反复奔波、重复提交材料;如今,通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资源整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业务被“串成线、拧成绳”,车辆合格证、购车发票等信息在后台自动流转,购置税缴纳记录、交强险保单数据实时核验。这一转变的核心,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让政务服务真正围着群众需求转。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车上牌“无感办理”将政务服务的便捷度提升到了新高度。近年来,一网通办、掌上办理已让社保缴费、公积金提取等不少政务服务实现“足不出户”,但这类服务仍需群众完成登录平台、上传材料、填写信息等操作,对老年群体等不熟悉智能设备的人群而言仍有门槛;而“无感办理”则更进一步——群众无需主动提交任何纸质材料,甚至不用手动填报信息,只需在4S店完成购车,后续流程全由系统“包办”,相关部门与机构通过数据在线共享、自动核查,把“群众跑腿”变成了“数据跑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服务模式,不仅省去了办事的繁琐,更打破了数字鸿沟的隐性阻碍,让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是国家精准施策回应民生关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从“跨省通办”破解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难题,到“证照分离”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再到“社保补贴直达快享”简化群众申领流程……每一项政策优化都瞄准群众急难愁盼,每一次服务升级都聚焦让群众更便利,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而这些政策之所以能精准落地,源于对民生需求的深刻洞察。具体到新车上牌这件事,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新车上牌已成为千万家庭每年都会面临的高频事项,背后关联着群众的出行便利与生活品质。新政没有搞“大水漫灌”式调整,而是针对具体场景,从数据共享、流程再造、部门协同入手,拿出“精准滴灌”的解决方案,既解决了当下痛点,更为其他政务服务优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政务服务好坏、政策是否管用,群众最有发言权。新车上牌“免跑腿”,看似是“小事”,却关系到每个购车家庭的切身感受。有关方面把这些“小事”当成“大事”来办,用一项项具体政策的优化,累积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背后,既有数据赋能的技术支撑,也有部门协同的机制突破,更有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的责任担当。

政务服务的终极目标,不是“办了事”,而是“办好事”“好办事”,让每一位群众在便捷办事中感知国家发展的红利。新车上牌服务的升级,见证着政务服务的持续进步,更昭示着未来的努力方向。期待借鉴新车上牌“无感办理”的经验,在社保参保、医保报销、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中推广,让群众办事像“网购收快递”一样轻松。

标签: 实况网 热点资讯

  • 标签:实况网,热点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