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12日
【资料图】
上海芭蕾舞团耗时三年打磨的
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
终于来到故事发生地海安
在海安大剧院为观众们
带来了一场期盼已久的艺术盛宴
花香氤氲 久久不散
观剧后 小布的微信朋友圈
小红书 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
都已被《百合花》刷屏
好评如潮
历时三载 精雕细琢
《百合花》精妙的编排 舞者的技巧
与海安大剧院写意的舞美 变幻的灯光
共同织就起一场视听盛宴
台下观众的情感随剧情起伏
震撼 感动 欣喜 惊艳
微信朋友圈
微博
小红书
从文学到舞台
一次创造性跨越
为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
苏中七战七捷的血色历史
在舞者的举手投足间
让无数人共情
微信朋友圈
微博
小红书
百合花开 故土绽放
《百合花》在故事发生地海安翩然绽放
是一次文化“回乡”
更是海安与上海
文化资源共享的生动实践
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雅艺术
典雅的艺术 海派的艺术
让许多观众都感受到
前所未有的幸运
微信朋友圈
微博
小红书
洁白的芭蕾舞鞋轻触海安的舞台,靛蓝色的丝缎在演员背后铺展。10月11日—12日,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在海安演出,海安也成为《百合花》全国巡演的首站。
这是一次深沉而庄严的文化还乡。舞剧《百合花》由茹志鹃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故事发生地正是海安。舞剧开演前,主创团队特地参观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正如主演所说,开演前的参观,不仅深入理解了角色,更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
舞台上,演员们每一次优雅的旋转,每一次深情的凝望,都是对历史的深切致敬。舞台下,观众在剧场中看到的,不仅是高雅艺术的呈现,更有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流淌于血脉之中的滚烫记忆。海安是《百合花》的精神原乡。当艺术回归故土,故事重回它发生的土地,这场舞剧早已超越单纯的“表演”,而是一次文化的“认亲”,成为所有人的精神“归位”。
而这种文化还乡在海安,并非一朝一夕的“突发奇想”。在海安,群众文化生活之丰富超乎想象。《百合花》是将海安故事融入艺术语言的成功表现,也是海安文化链入年轻人情绪共振的成功尝试。
10月8日,海安中学版话剧《西迁》上演,戏剧艺术真正融入校园生活。这个月,海安又新增两位中国作协成员,还有之前诸多文学大咖来海分享,“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送艺术进基层……海安正构建起“多点开花”的繁荣文化生态,用持久的艺术还乡,滋养基层的文艺欣赏土壤。
赴故土之约,《百合花》今夜绽放!
海安故事《百合花》世界首演!超强阵容,震撼心灵,期待10月来海!
“海安,让我很感动!”作家王安忆改编芭蕾舞剧《百合花》开票!
▎融媒体记者:周瑞萌 丁 颖
▎图片来源:小布强大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