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越久,休息越好吗?
为啥有时候反而感觉越休越累?
要想高质量休息
你需要知道这些事↓白休了:休息的三种误区误区1:睡得越久,休息越好
每到周末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睡懒觉,先睡12小时?专家的建议是:不要。研究证实,任何明显偏离正常睡眠模式的行为,都会扰乱身体节律,增加白天的疲劳感。
另外,对于那些醒着的时候不会休息的人来说,即使睡觉也不能让他们休息。大脑持续处于压力状态,压力荷尔蒙皮质醇同样可能在睡眠中释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找出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然后坚持下去——即使在周末、假期和节假日。
此外,每个年龄段都有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总体来说,睡眠时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
学龄期:9~10个小时。
20~30岁:7~9个小时。
30~50岁:7~8个小时。
60岁及以上:随着身体出现衰老现象,睡眠质量会下降,出现反复觉醒、早醒等一系列表现。误区2:啥都不干,就是休息
很多人“啥都不干”的时候,总会下意识看看电视、刷刷手机。研究表明,盲目地看电视、浏览互联网或社交媒体等精神上的投入和刺激,实际上会感觉更累。
此时,大脑不仅要处理你接收到的所有信息,还在准备、鼓励你进行社交活动。因此,很多人觉得“一天啥都没干”,反而越来越累。误区3:休息只能做特定的事
一项关于休息的调查表明,女性更多选择阅读作为放松方式,男性则更多选择听音乐。
运动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休息的对立面,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就是休息。研究表明,盲目地听从其他人的休息安排,实际上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更累、更有压力。休息的7种类型 你需要哪一种?
有内科医生根据研究和临床经验,提出了7种类型的休息方式,帮助我们确定最需要哪一种。
人们对于休息有不同层面的需要,休息与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关。单靠某一个具体的假期、某一种具体的活动(社交或者睡觉),并不能让我们恢复到完全休息好了的状态。高质量休息 这3个要素必不可少不必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
换句话说,当你处于一种良好的休息状态中,你会感到非常松弛,你不需要使用意志力来抵制工作,或者摒弃对其他事务的担忧。研究表明,努力休息,例如强迫自己听音乐,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会影响入睡(保持睡眠节律)
不要让你的休息活动打扰到一贯的睡眠节律,这是最值得注意的一件事。一项研究发现,睡前看电视、喝酒是很多人的晚间休息活动,然而这也是干扰睡眠的罪魁祸首。不妨在睡前做做这3个小动作,帮你缓解全身疲劳。让你更加“关注自己”
真正的休息,能够帮助你从受外部刺激影响转向调整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感受。当你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休息方式,集中注意力,就会和自己联系起来,回到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