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网络空间清风来③】东湖评论:多方联动,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

2022-11-10 17:35:22来源:荆楚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科技日报》盘点10月出现的互联网谣言,并逐一科普辟谣。“代糖可以敞开吃”“只要有云就能人工增雨”“出公共场所时再扫码可避免成为密接者”这些谣言分布在食品安全、增雨抗旱、疫情防控等多个领域,误导性、鼓动性十足,如果放任其疯狂生长,轻则危害身体健康,重则破坏社会秩序。近年来,官方发声辟谣,信息不断公开透明,我们破除了“中医是伪科学”的偏见,战胜了“味精致癌”的恐慌,越来越多谣言被识破,清谣治谣也正在逐步达成全民共识,成为全民行动。

治理谣言,需要去存与控增联动。治理网络谣言要从起点着手,消除存量和控制增量相结合。要创新方法,用好“智”治手段。今年8月以来,中央网信办组织开展“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给8万余条谣言贴上“识别码”。相比于以往对谣言一删了之的简单方式,将谣言公开晒在平台之上,更能让网友们看清真相,避免老谣换新装重复出现。要雷霆出击,用好“法”治手段。《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民法典》针对造谣传谣都有相应处罚条款,执法部门要勇于亮剑,坚持发现一批,惩治一批,不断提高违法成本,形成不敢造谣、不敢传谣的高压震慑,防止新的谣言冒头。

治理谣言,需要准入与限出联动。治理谣言要抓牢平台主阵地。网络公司要严格自律,健全信息发布责任制,加强信息审核把关,不给网络谣言提供传播渠道。搜索引擎要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将辟谣信息词条优先置顶,让网友第一时间得到真实信息。社交平台、输入法要加强信息联动,在发送敏感信息时给与预警提示,控制谣言流出。要提高公众号、APP等信息发布平台准入门槛,加强“野路子”平台清理,阻止信息疯狂生长,控制谣言滋生风险。

治理谣言,需要辟谣与预防联动。真相是治理谣言的良药,谣言出现时,官方及时发声、准确辟谣是民众最好的定心丸。11月8日,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对“某医疗器械公司法人代表刘红英为郑州市某社区书记”辟谣时,除还原事实真相外,还公布了传播该条谣言账号和ID,大大提高了辟谣的可信度和威慑力。谣言产生并得到广泛传播的最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群众关切的领域也是谣言的多发地,因此,前瞻性预防也十分重要。针对热点问题,热点现象,官方权威信息发布应该更加公开透明,及时回应民众关切,及时答疑解惑,让准确信息跑在谣言之前。同时,“流言兴于愚者”,广大网友也要自觉培养良好上网习惯,谨慎发言、审慎转发,提高自我甄别能力,守好“不信谣、不传谣”的个人底线,做阻断谣言的智者。

谣言随交流而起,伴信息而生,治理网络谣言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唯有久久为功,在长期治理的过程中探索形成预防、发现、整治的长效机制,多方联动,全民共治,方能让谣言无处遁形,给网民们一个干净清朗的网络空间。

稿源:荆楚网

作者:尚孟琪(宜昌当阳)

责编:丁玥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