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玩具锅能烧热水,迷你蒸笼会冒泡?除了型号更加迷你,实际与真厨具相差无几。这些被包装成儿童玩具的“迷你厨房”,正在电商平台热销。真实性是足够了,却藏着不为人知的安全隐患,成为威胁儿童安全的“隐形杀手”。
“迷你厨房”暗藏危机,危险就藏在看似“逼真”的细节里。标注“儿童专用”的菜刀,锋利到足以划伤皮肤;号称“安全可控”的酒精炉、卡式炉,火焰温度高达300℃,稍有不慎便会引燃衣物或桌面;就连配套“食材”,也可能是易呛咳的粉末或不合规的仿真食品。近年来,类似意外频发:江苏5岁儿童被迷你菜刀割伤手指缝4针;浙江一家庭因孩子玩迷你酒精炉致桌布燃烧,险些酿成大祸。可见,“真刀真火”与缺乏安全意识的孩子相遇,这类“亲子互动玩具”隐藏的风险早已突破了“过家家”的安全底线。
产品虽宣称“符合玩具标准”,却避谈明火、利刃对儿童的安全隐患。根据我国《玩具安全》标准,儿童玩具禁止出现尖锐边缘与危险热源,而“迷你厨房”的明火装置、锋利刀具显然违规。因其兼具“益智教具”“亲子套装”属性,导致监管部门难以套用玩具安全法规进行处理,形成监管灰色地带。部分电商销售页面仅以“家长陪同即可安全使用”免责,实则将安全责任转嫁给监护人,掩盖产品设计缺陷。
堵住“迷你厨房”安全漏洞需多方协同。监管部门应明确产品分类,将含明火、利刃产品列为危险品,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商平台要强化审核,下架违规产品、屏蔽危险关键词;家长需纠正认知,选购安全玩具。此外,学校和社区可通过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儿童安全意识。
孩子的世界需要探索与体验,但这种体验不应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迷你厨房”的走红,本质上反映了家长对亲子互动场景的需求,但任何商业产品都不能以“益智”之名,行“置险”之实。只有让玩具回归安全本质,让监管覆盖风险死角,才能真正守护好孩子的童年,不让“隐形杀手”有可乘之机。
作者:戴花
编辑:吴宝莉(实习生)
审核:杨洋
监制:白永茂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