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唐雨)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传统疗法,采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药物制备技术,通过在夏季三伏天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药物贴敷,以达到温阳散寒、调理气血、增强体质的目的。
7月22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中医与风湿免疫科已正式开展三伏贴治疗,并受到不少市民的追捧。那么,三伏贴可以在家贴吗?小孩可以贴吗?有哪些注意事项?记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伏贴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
7月22日上午,记者在西南医院中医与风湿免疫科看到,不少市民正在等着贴三伏贴。
“我已经连贴两年,效果确实明显。以前一变天就感冒,比天气预报还准,现在感冒次数少多了。我准备继续贴,中医‘治未病’真不错。”使用三伏贴的“老主顾”高女士说,她在7月10日,就来医院贴了伏前贴,现在又通过西南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5天预约了三伏贴,十分方便。
“以往前来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近两年贴三伏贴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中医与风湿免疫科护士长余婷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当下年轻人普遍存在熬夜多的情况,过度熬夜会损耗自身阳气;同时,冷饮的过度食用、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年轻人体质偏寒。而三伏贴正是针对这些状况,把药物贴敷在特定穴位上,借助药物的渗透作用以及穴位的刺激作用,将阳气引入人体内部,进而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三伏贴不适合所有人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人体腠理疏松,汗孔多开,全身经络最为通畅。”西南医院中医与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高乐女介绍,三伏贴的核心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将辛温散寒之药贴于特定穴位,药物更易透过肌肤渗入经络,鼓舞人体阳气,提升正气,协调脏腑功能,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不过,虽然三伏贴受到市民追捧,但并非人人都适合。余婷提醒,孕妇、皮肤过敏者、发热患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等不宜贴敷三伏贴。与此同时,贴敷三伏贴也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一般三伏天期间,需要贴敷3至5次,每次贴敷时间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而定,通常为2小时左右。在贴敷期间,市民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出汗过多、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贴敷效果。
儿童贴三伏贴需慎重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不少父母带着孩子来到医院,希望贴三伏贴。那么,对于儿童而言,贴三伏贴应注意哪些呢?
“3岁以下的小孩最好不要贴三伏贴。这是因为孩子年龄过小,皮肤比较娇嫩,且不能够完全描述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如局部皮肤有烧灼感、发热等。同时,对于早产儿或体质极弱的儿童,即使已经到了3岁,也需要找大夫进行评估,才能贴敷三伏贴。”高乐女说,如果患儿正在发烧,或皮肤有破损(比如过敏、湿疹、荨麻疹等),或处于哮喘急性发作期,也不建议使用三伏贴。
如果儿童贴三伏贴时出现不良反应,应如何应对呢?如果只是局部皮肤出现轻微发红、灼热或者瘙痒,程度比较轻微,且可耐受,则属于药物刺激穴位的正常反应,通常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取下贴敷以后数小时就能自行缓解。但以下情况,需及时应对:
首先,如果皮肤出现灼热疼痛比较明显,此时应立刻取下药贴,待局部症状消失后再行贴敷;其次,贴敷后皮肤出现了红肿或水疱,此时需给孩子换上宽松、柔软的衣服,避免摩擦和挠抓,防止水疱破损;如果水疱破损,应到医院由医生处理;最后,贴敷后皮肤灼热、瘙痒、疼痛情况非常严重,难以忍受,或出现大片红斑水疱,甚至破溃化脓,应及时就诊,由医生酌情处理。
余婷建议,市民贴三伏贴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千万不能在网上自行购买未经验证的三伏贴。“网上售卖的‘三伏贴’,一般无准字号,使用起来风险较大。而且没有根据医生的意见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治疗。如果盲目贴,会对身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