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东湖评论:25万罚单落下!微短剧别再把“洗稿”当捷径|即时焦点

2025-10-23 06:09:10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资料图】

当微短剧行业凭借碎片化优势收获7亿用户、撑起500亿级市场规模时,抄袭乱象的蔓延正逐渐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隐患。近日宁波中院对微短剧擅改网文侵权案的判决,以25万元赔偿的明确结果,为行业乱象立下了清晰的版权标尺,更传递出“原创不容侵犯”的强烈信号。

这起案件的核心争议,恰恰戳中了当前微短剧行业的侵权痛点。被诉短剧在涉案小说走红后摄制,其主线背景、人物关系与原作高度雷同,却试图以“通用情节”为借口规避责任。法院明确指出,判断侵权的关键在于是否提取原作的“独创性核心”,而非机械地逐字比对,这一认定精准把握了微短剧叙事浓缩的特点,也粉碎了部分从业者“洗稿不算抄”的侥幸心理。要知道,一部作品的灵魂从来不是通用框架,而是作者独有的情节设计、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这些才是吸引用户的核心竞争力,更是著作权法保护的核心所在。

事实上,这起判决并非个例。近年来,从直接搬运他人短剧内容,到用AI批量改写网文剧本,微短剧行业的侵权手段层出不穷,不仅让原创者的心血付诸东流,更导致市场同质化严重,优质内容被劣质抄袭品挤压生存空间。有数据显示,盗版微短剧每年造成的产值损失或达200亿元,而“维权难、成本高”的困境,更让不少原创者陷入两难。此次判决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个案中的权利方讨回公道,更在于确立了可参考的司法标准,让后续原创者维权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值得欣慰的是,行业规范的脚步正在加快。除了司法层面的亮剑,“剑网2025”专项行动的启动、多地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部门规章的酝酿制定,正从监管、扶持、惩戒多维度构建版权保护网。对于从业者而言,此次判决更是一次深刻的警示:微短剧的风口不是投机的温床,唯有扎根原创、尊重版权,才能摆脱“低质内卷”的怪圈。

5.7亿播放量的爆款短剧证明,优质原创内容永远拥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微短剧行业要实现长远发展,不能依赖“拿来主义”的捷径,而需守住版权底线,让创作者的智力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唯有如此,才能激发更多优质内容的诞生,让这个新兴行业在规范中走向成熟,真正实现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赢。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楠(武汉经开区)

责编:丁玥

标签: 观察家网 最新资讯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