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二十四节气系列网评】东湖评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023-09-08 18:47:03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每年9月7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165度,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到来了。白露,圆润如月,冰清玉洁,满载诗情画意,蕴涵唯美意象,在诗人、画家的笔下熠熠生辉,以隽永之美沁染于时光之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举家避乱秦州,睹物思人,写下千古名篇《月夜忆舍弟》。“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在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里,皎皎月光和莹莹烛光相辉映,夜未央,露微凉,只有相思无尽长。“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七夕是飞扬的华彩,白露是悠然的乐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唱出千年的期盼,以白露之名,由自然之境过渡到神往之情,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从此多了一份朦胧的绝美和一念不移的守望。

《礼记·月令》:“仲秋之月,盲风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露浓西风起,人间忽已秋。暑气尚未全褪,午间日光依然炽烈,微凉的晨风却提醒人们仲秋已至。早晚气温骤降,温差变大,水汽凝结成露,在檐角、在枝头、在花瓣、在草尖,悄乎而出,倏然而没。如明珠,似玛瑙,若瑶玉,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真有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的既视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白露是秋的信使,捱过超长待机的暑热,白露见而秋至,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仪式感。露的表象背后,是秋的神韵。“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王建在《乌栖曲》中,描绘出高墙深院的露满秋宫图。“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苦吟的佳句不是妙手偶得,却迎来识才善举的师友韩愈。“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的一阙《渔家傲》倾吐戍边将士的心曲,展露忧乐天下的风芒。

古人讲伤春悲秋,悲的是萧瑟寂寥、梧桐冷雨的晚秋,而不是锦绣斑斓、丰收在望的仲秋。白露至,仲秋始,经过苦夏的蛰伏,气温刚好、时宜刚好、情致刚好,正是万物重抖擞、硕果满枝头的秋兴时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飞出的白鹭,和黄鹤楼上的仙鹤一起舞动了千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秋词》豪气干云,清朗激越之音破空而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笔下的秋韵,逸兴满怀、浪漫清奇,一如其人,恣意洒脱。

“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公元759年的秋夜,当杜甫仰望穹顶的星空朗月,愁锁心头、茫然四顾,对亲情的眷念,家国的思虑,让“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夏末成都的杜甫草堂,清幽雅致,花径芳邻,后人千载之下仍可领略先贤风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心心念念的故乡,不在遥若三万里的长安,而是心中的家国、黎庶的安康。李白的故乡,不在西域碎叶城,不在峨眉山月畔,而是荆门山外送别自己的滚滚大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四海为家的谪仙人,他的心就是他的故乡。苏轼的故乡,在眉山,在三州,在渡尽劫波仍乐观旷达的江海里岿然生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水调歌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江城子》,一成千古咏月词第一,一成千古悼亡词巅峰。文武双全的辛弃疾豪迈奔放,闲游博山道中,也要“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时的轮回不疾不徐,“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仿佛还在昨天,“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已成记忆景象。“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即便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也应葆有一颗自在逍遥的赤子之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短歌行》里,解忧的其实不唯杜康,而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白露是中国的24节气之一,也是先民智慧的信笺,灵动唯美的符号。《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白露起,秋意浓,一年已去大半。无须伤春悲秋,不必朝花夕拾,惜时勉励,不舍岁月,可见秋水长天,露白风清。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乔(湖北宜昌)

图片:王丽(湖北襄阳)

责编:杨虹磊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