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当前视讯!【楚天评】东湖评论:感受湿地之美,呵护生命之源

2022-12-13 15:37:21来源:荆楚网 ​  


【资料图】

在前不久闭幕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将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湿地保护与利用迈出新步伐。《湿地公约》是最早的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之一,致力于全球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粮食、水资源、生物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1992年,我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成为公约第67个缔约方。中国履约30年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科学利用,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湿地保护格局,湿地保护迈上新台阶。30年来,中国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三个阶段,通过调查监测、工程规划、法规制度、科研宣教等组合拳,实现了湿地保护事业的历史性飞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从古代起,著名的都江堰就是力证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最好标志。两千多年来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它将泯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入玉垒山的东面,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会再受水灾的困惑,而北半壁又可免于旱灾之苦。自然给予的馈赠可以留存前年不腐。但是人类一旦急功近利的谋求眼前的短利,大自然带来的惩罚也是难以承受之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以“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把“树林砍光用尽”等事例,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大自然已经频繁发出警告,一味向大自然索取的发展观正在使生态环境急速恶化,同时将人类自身置于危险的生存困境中,给后代子孙、其他生物乃至整个地球的未来埋下难以预期的隐患。

2022年11月,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这意味着资源利用和消耗的增加以及资源利用强度大的局面不会减轻,湿地在供给、调节、支持等服务功能方面压力还会加大。共同推进湿地保护,互相借鉴经验,才能够合力寻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一些国家更加重视湿地保护工作,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湿地保护修复,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譬如,新加坡通过湿地保护区与周边其他区域合作伙伴进行联动,形成一条用于保护红树林和野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走廊,对人类活动进行分区,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奥卡万戈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季节性湿地,是非洲大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奥卡万戈河流经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三国,是百万人的重要水源。2018年起,在三国政府的共同支持和参与下,世界自然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国际公益组织成立联合项目组,为当地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之道。因此,要进一步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加强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湿地保护只是人类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纽带,同在一个地球,人类只有并肩同行,秉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稿源:荆楚网

作者:靳晨(湖北宜昌)

责编:詹蔷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