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天天消息!伍子胥父诛于楚翻译(伍子胥父诛于楚)下文带你了解

2022-12-05 09:53:11来源:互联网  

很多人认为伍子胥为了报家仇,而率领敌国灭了自己的国家?孔子对他的评价一定是负面的。就如楼主所提到的:无父无君,弃家弃国?


【资料图】

那就大错特错了,

孔子对伍子胥的评价是非常正面的。

不仅孔子对伍子胥的评价非常正面,先秦诸子对伍子胥的评价都非常正面。

但我们的孔夫子人牛话不多,当年他对那场柏举之战是这样描述的: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莒,楚师败绩。

这段话今天看来很中性,没什么评价性语言。

但是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孔老夫子称吴国为“吴子”

在先秦,称吴子,是一种尊称,孔子写春秋,提到吴国,称其为吴子,只有两次,上一次是吴国那位品德高尚的公子季札游访中原,孔子记曰:

“吴子使札来聘”

不就多了一个子,关伍子胥啥事,有人说夜狼你这是过度解读。

不是夜狼在过度解释,孔子写春秋微言大义,啥事都得他的门徒进行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归纳。

这不,后来的儒家经典三传的《的儒家经典三传之一的《公羊传》就进行了自问自答式的解读:

(老师怎么能称吴国为吴子呢,吴国是南方的夷狄,而且还经常威胁中原)吴何以称子?夷狄也,而忧中国。 

(威胁中原有啥关系,那场战争是伍子胥为报父仇而助吴伐楚,父仇比天大,因为有伍子胥,正义在吴国人这边)其忧中国奈何?伍子胥父诛乎楚,挟弓而去楚,以干阖庐。

在先秦儒家看来,报父仇比天大,《礼记-檀弓》里,子夏问孔子,遇到杀父仇人,怎么办?(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孔子的问答非常愤青,说与仇人不共戴天,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市集上遇见,也别回家拿什么武器了,有砖头提砖头,有板登抡板凳,实在找不到趁手的,赤手空拳也要干死丫。(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而诸子百家对伍子胥的评价全是夸奖,韩非子说“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为臣。”

而庄子则夸他:“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

司马太公则说:“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后世”(所以我司马太公要写写写,用笔鞭尸汉武帝!!!)

背叛了自己的国家,伍子胥却能好评如潮,这是为啥(吴三桂表示大大的不服)。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春秋时期宗法制度根深蒂固,国家国家,当时国的概念并不深入人心,而以家为单位的宗族观念更是符合最主流的社会意识。为“家”而弃“国”,是符合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的。更何况是报父仇这样天大的事。

答疑人:徐博客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