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天天滚动:炳烛而学文言文翻译 原文和注解

2022-11-11 15:55:06来源:互联网  

原文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③矣。”


【资料图】

师旷曰:“何不炳④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⑤昧⑥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师旷:晋国乐师,双目失明。:迟,晚。:点燃。孰与:表示比较,相当于“与……比,哪一个……”。:昏暗不明。

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烛灯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国君的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国君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如同正午时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烛灯的光亮。点燃烛灯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文言知识

说“炳”:“炳”的本义是“光明,明亮”。如成语“炳若日星”,意思是“光明如同日月星辰”。

“炳”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释义。

指“点燃”。如上文中的“何不炳烛乎?”指“照耀 ”。如“彪炳千古”,“彪炳日月”。指“显著,明显”。如“炳炳显显”意思是“明显的样子”,“炳赫”意思是“明显突出”。

人物故事

师旷,字子野,平阳(今山东省新泰市)人。

关于师旷双目失明的原因,有二种说法。一说是天生眼盲,另一说是他为专心练琴自己刺瞎了眼睛。

师旷是著名的音乐大师,琴艺超凡而且听觉及其灵敏,辨音力极强。因此产生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说他可以听到天庭之音,他抚琴时,能使凤凰来仪。

师旷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他为人正直,从不趋炎附势,敢于对国君进行劝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下面再介绍一则师旷与晋平公的故事。

师旷撞晋平公

有一次,晋平公和群臣一起喝酒。

酒兴正浓时,晋平公得意地说:“没有谁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了,他说的话没有人敢违背!”

此时,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番话,便拿起琴朝晋平公撞去。

晋平公连忙躲避,师旷拿着琴撞在了墙壁上。

晋平公问道:“太师,你这是撞谁?”

师旷说:“刚才边上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这不是做国君的人应该讲的话!”

左右的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

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为戒。”

——出自《韩非子·难一》

出处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启发与借鉴

“暮”字有“傍晚”的意思,所以师旷让晋平公点燃烛灯,在其大惑不解之时,连用三个比喻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还是大有裨益。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对于学习来说,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肯学习就会有收获。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持续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当机会出现的时候,才能够把握得住。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