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防晒做不对
【资料图】
衰老快10倍!90% 的人都踩的坑
紫外线是皮肤健康的隐形杀手,
UVA与UVB分别通过穿透真皮层和损伤表皮层,引发光老化、晒伤甚至皮肤癌。
防晒并非夏季专属,阴天UVA强度仍达晴天的70%,秋冬防护同样关键。
01
紫外线危害与防晒必要性
02
初科学防晒方法
1. “硬防晒”优先
遮阳伞/帽:选择UPF>40、深色涂层(如黑胶)产品,帽檐宽度>7.5cm更有效。
防晒衣:认准国标UPF40+,面料致密且深色为佳(如锦纶、涤纶)。
墨镜:防眼部晒伤和白内障风险。
2. 防晒霜的正确使用
用量:脸颈部需1元硬币大小(约2mg/cm²),用量不足防护力锐减。
时间: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成膜后再接触衣物或化妆。
补涂:每2小时一次,游泳、出汗后立即补涂。
03
防晒产品选择
物理 vs 化学防晒
物理型(氧化锌/二氧化钛):反射紫外线,温和少刺激,适合敏感肌,但可能泛白。
化学型:吸收紫外线,质地轻薄,适合油皮,但需注意成分致敏性。
04
过度防晒的健康风险与平衡策略
1. 维生素D缺乏的后果
90%的维生素D需皮肤经UVB照射合成,长期“零日照”可能导致:
骨质疏松(年轻患者骨密度退化至50-70岁水平);
脱发(维生素D缺乏干扰毛囊功能);
情绪低落与免疫力下降。
2. 科学晒太阳方案*
时段: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紫外线较弱。
时长:每日裸露手臂/腿部接受10-20分钟日晒(避开面部)。
替代方案:若无法日晒,可通过鸡蛋、奶酪或维生素D补充剂摄入。
05
特殊人群防晒方案
婴儿:<6个月避免防晒霜,用遮阳棚+衣物遮盖;>6个月选物理型SPF10+产品。
孕妇:首选硬防晒,防晒霜选无香料、低致敏配方,预防黄褐斑。
老年人:需适度日晒防骨质疏松,长时间户外用SPF30+防晒。
06
常见误区
1. “SPF值越高越好”
SPF30阻隔96% UVB,SPF50仅提升至98%,但负担更重,日常无需追求超高倍数。
2. “硬防晒可完全替代防晒霜”
地面/玻璃会反射紫外线,建议“遮阳伞+防晒霜”双重防护。
3. “防晒霜需卸妆”
普通防晒用洗面奶即可,仅防水型需卸妆。
晒后急救贴士
即刻降温:凉水湿敷或芦荟胶舒缓。
修复保湿:含神经酰胺的面霜/医用面膜修复屏障。
就医指征:出现水疱、发热或头晕需及时就诊。
往期推荐:
健康科普 | 男宝家长必看!这几种情况需考虑割包皮
健康科普 | 低头族的"隐形杀手":神经根型颈椎病,你了解多少?
图文/葛晋宏
编辑/王虹
一审/郭奕妤
二审/陆博
三审/彭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