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热点 >

看点:穿针引线“书”匠心 ——昆明市2025年暑期非遗研学“纸间寻脉 翰墨生香”圆满举办

昆明公共文化云 | 2025-07-28 13:02:03

7月26日,一场浸润了古籍书香与匠心传承的文化活动——“纸间寻脉 翰墨生香”亲子非遗研学体验,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百里·春秋春城会客厅温馨举行。本次活动特邀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宝翰轩”第二代传人张惠玲老师、第三代传人张琳娜老师共同授课,带领20组亲子家庭踏上这场感知滇派装裱与古籍线装技艺的文化之旅。

活动伊始,张老师以深厚的学养和生动的讲述,引领大家走进“装裱”这一守护书画生命力的古老技艺。在讲述了滇派装裱的发展历程与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后,老师特意展示了未经装裱的书画作品,与装裱精美的成品形成对比,直观而深刻地诠释了“三分画,七分裱”的道理。


(资料图)

深入书画装裱的实际操作,张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装裱师的“三件宝”——鬃刷、排笔与切纸刀。她讲解了每件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复杂的装裱流程与步骤清晰呈现,工具虽简,却凝聚着千年的智慧与匠人的温度,这场知识的洗礼,为随后的线装书制作体验注入了对“纸寿千年”的敬畏之心。

活动的核心聚焦于中国古籍装帧的璀璨明珠——线装书。在张老师细致入微的示范下,在场的亲子家庭开始亲身体验线装书的诞生过程。穿针、引线、走线、拉紧、缠绕、定位穿孔、精心包角……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亲子间的专注与协作。孩子们屏息凝神,指尖在纸页间穿行,完成了一本本散发着墨香与手作温度的线装书。

当丝线在书脊上落下最后一个结,孩子们脸上洋溢的成就感,正是对匠心传承最动人的注解。活动尾声,小朋友们手持自己亲手制作的线装书与老师们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份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记忆。

一针一线,串联起的不只是书页,更是千年文脉的延续与传承。本次“纸间寻脉 翰墨生香”活动,以滇派装裱为引,以线装书制作为体,让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与历史对话,深刻理解了纸张与针线背后所承载的厚重文脉。

未来,昆明市文化馆将持续通过沉浸式、互动性的研学活动,搭建起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桥梁,在每一个人心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守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根脉,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焕发蓬勃生机。

文字:赵 瑞 付东双

图片:黄 琛

责编:刘凤英

初审:沈吟涛

终审:付晓辉

发布:数字文化中心

标签: 观察家网 热点资讯

  • 标签:观察家网,热点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