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行业 >

青岛举办首届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 显示出军民融合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经济日报 | 2018-10-17 14:29:14

首届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包括国务院国资委所属11家央企军工集团以及8所军工科技院校在内的近400家单位参展。展会重点展示了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军民融合成果,显示出军民融合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在保利集团旗下中国新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展区,无人机和水陆两栖车展台前围满了观众。“目前,这两种军用产品都已开始走向民用。”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博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水陆两栖车原本是为越野作战研发的,现在已成为不少地区抢险救灾的“功臣”;无人机更是在森林防火、石油管线巡查、电力线路巡查等民用领域大显身手。

“很多军事领域的科技成果都可以转为民用。虽然目前我国军民融合产业规模还不大,但未来将至少具有万亿元级的发展空间。”李博告诉记者,该公司与几十家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合作,开发了一套城市安全系统,这套系统集成了信息平台、警用装备、人脸识别系统等多种先进科技成果,可应用于港口、边境、航站楼等公共场所,可为城市安全提供技术保障。“这是一套典型的军民融合产品,除了向国内城市推广外,也在向国际平台推广”。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桂华眼中,军民融合商机无限。“这是我们研发的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也叫水下机器人,过去主要是军用,现在民用领域极为广泛。”夏桂华指着一个鱼雷形状的设备向记者介绍,他们开发了几十种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可应用在水下探测、石油开发、旅游开发、海洋装备维修、考古、安防甚至海参捕捞等多个领域。“‘一带一路’沿线有许多海洋国家,对这方面设备的需求很大,我们正在开发这些国家的市场。”夏桂华说。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赵明也对军民融合产业信心百倍。中国电科携十余家成员单位参展,共展示了近百款设备、产品和基础元器件,其中5G毫米波视频传输系统、射频器件和测试仪器、水下仿真机器人、电磁频谱监测分析系统、动力电池等悉数登场,其中5种卫星通信天线套装格外引人注目。赵明介绍,卫星通信在民用领域具有广大的市场空间,具有波束自动跟踪功能,特别是基于相控阵技术的移动卫星通信产品已经在浙江、海南等地渔船上广泛应用,该产品通过系统转换可与中国移动等民用移动网络连接,使渔民可以随时与家人视频通话。“随着使用人数增多,产品成本将大大下降。届时,该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将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

在本届展会上,总投资达320亿元的24个军民融合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这批项目由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空工业集团、中船工业集团、中国兵工集团、中国电科集团、中材集团、顺丰速运集团、中创为量子通信等央企院所、行业领军企业,以及北京军友、纳川电气、长城资本等军民融合保障单位投资设立,涵盖数字通讯、量子通信、海藻纤维、人因工程、热防护陶瓷、磁浮交通等领域。项目实施后,将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军民产业深度融合、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防科技工业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总工程师龙红山认为,近年来军民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特别是随着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青岛市军民融合工作必将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山东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祥介绍,山东已建立了“军地一体、省市一体、上下一体”的组织体系,全力推进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正积极探索平台融合、领域融合、区域融合‘三融’发展模式,建立海洋深海协同、海军远海保障、海防应急动员‘三海’融合机制,推动军民融合在更多产业领域发挥作用。”

  • 标签:成果展,青岛,军民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