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热点 >

每日速讯:洱海源头,稻香鱼肥好“丰”景

昆明信息港 | 2022-09-14 22:08:42


【资料图】

中秋节前后,洱源县6万多亩绿色水稻陆续收割,5千多亩稻田里的鱼也应节上市,田野间一派稻香鱼肥的丰收景象。

“八月十五来到了,收割前要挖排水沟,稻谷饱满弯下腰,稻田里有许多鱼,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在洱源县凤羽镇起凤村,金灿灿的稻谷铺展在梯田里,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丰收画卷,村民排水捉鱼,开镰收割。劳作中,她们还唱起了白族调,表达丰收的喜悦。地处洱海源头的起凤村,多年来有稻鱼共生共养的传统,近年来,当地还积极推广优质水稻绿色种植。乡村的变化,也吸引了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服务的“新农人”张达才回村发展。2020年,成立了由他任理事长的洱源县凰翼香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施有优质水稻和稻鱼综合种养。抱团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021年合作社种植生产的生态香软米还获得“有机认证产品转换证”。“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们销售的软香米、稻鱼都得到市场认可,总体经济效益要比原来的常规种植每亩增收了1000元左右。合作社由创建之初的27家农户发展到40多家,种植面积由100多亩发展到500多亩,种植户、社员积极性都比较高。”张达才介绍。凤羽河畔,半边天专业合作社的300多亩稻田里的鱼也迎来了最佳上市时节。“稻鱼共生,对稻谷和鱼的生长都好,鱼把稻田里的杂草、浮萍吃掉,鱼排出的粪便可以营养稻谷,就不用施肥了。而且,稻田鱼腥味少、肉质好,深受喜爱。今年预计要比去年增收一些,利润应该要有10多万元。”半边天专业合作社社长赵紫艳说。半边天专业合作社从2018年开始规模化养殖稻田鱼,同时带动社员和周边群众共同养殖,增加收入。社员杨寿兰说:“合作社提供给我们鱼苗,我们可以在自家稻田里养殖,鱼长得又快又大,可以卖到20多元一斤。平时我帮合作社做工,一年多收入1万多元。”近年来, 凤羽镇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通过实施“水稻+鱼”“水稻+鸭”等综合种养模式,既保护了生态,又促进了农户增收。副镇长张培勋介绍, 凤羽镇充分发挥农业种植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发展“水稻+”模式,增加水稻产业附加值,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全镇实施“水稻+”面积2320亩,预计每亩增收600多元。在洱源县“鱼米之乡”右所镇,弥苴河像一条长龙,在右所坝子蜿蜒穿行,2万多亩稻田分布河岸两侧,错落有致地相嵌在西湖与各村之间,景色蔚为壮观。右所镇是洱源县最大的绿色水稻种植区,近年来,当地村民也开始尝试稻鱼综合种养。这几天,三江源合作社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开始捉鱼,抢抓中秋节气,卖个好价钱。合作社负责人杨永池介绍:“今年是我们稻田养鱼的第一年,总共栽种了110多亩稻谷,放了6千多斤鱼进去,已经养了两个多月了,从长势来看,上市的时候应该有1万多斤稻田鱼,按目前市场价格来算,能够为我们增收10多万元。”说话间,村民杨志兰刚好来买鱼,她说:“这些是生态鱼,我们家人都喜欢吃,今天来买一些明天过节吃。”在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洱源县积极发展水稻绿色种植,今年全县栽种水稻66588亩,预计产粮38288吨。同时,通过“水稻+”的模式提升种植效益。截至目前,先后在凤羽、茈碧湖、三营、右所等乡镇推广稻田养鱼5403亩,放养鱼苗20多万尾,养殖户增收120万元以上。

通讯员 李雪梅 杨树章 罗新才 杨铸琦 文/图 

标签: 专业合作社 经济效益 优质水稻

  • 标签:专业合作社,经济效益,优质水稻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