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居然触网拍微短剧了,这着实让我有点意外,只是演反派不像坏人,这演技还需要打磨。”杭州黄先生一条关于老父亲触网拍微短剧的朋友圈,引发朋友们热议。
微短剧中的老黄戴着黑色的宽檐帽和墨镜,穿着对襟的褂子,站在反派边上,饰演一个恶狠狠的保镖。不过,老黄身上的文艺气息,让他看着“凶狠”不足。
“我就是去过了把戏瘾,以前没尝试过,去试试看。”老黄告诉记者。
(相关资料图)
越来越多的父母辈退休后不再只围着孩子、孙辈们转,健身、读书、旅行,夕阳红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现在拍摄微短剧也是老年人们的时髦新选项。
老黄“出道”过戏瘾
台词讲得好,拍两条就过了
老黄拍的微短剧名为《渼陂古村·智斗1930》,取景地为江西省吉安市渼陂古村。渼陂古村是经典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取景地,融合了红色文化与明清建筑特色。村中古街、宗祠等建筑曾作为主要拍摄场景,得到了比较好的保留。村内“粮食杂货”店铺的旧木门至今保留着主角潘冬子的剧照。
“我当时报了旅行团去渼陂古村旅游,其中就有拍摄这个微短剧的项目,我觉得很好玩就报名参加了。反正是免费的,多体验体验。”老黄告诉记者,导演看了他的形象,觉得可以饰演恶霸边上的保镖角色“阿彪”,还有好几句台词。
老黄平时喜欢写写诗、读读诗,讲台词对他来说难度不高。“我们哪里抢你们的了!”老黄的台词主要表现保镖的凶恶,还推了另外的演员一把。
“我的戏份拍了两条就过了,推也不是真的用力,我也明白了电视剧里那种借位表演,象征性地推了一下。”老黄说,导演对他的表演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微短剧,但拍戏的经历让老黄觉得很有乐趣。他把剧照、视频都保存起来发给了亲朋好友们,还表示,有机会还想挑战新的角色。
去热门影视基地拍微短剧
老年人旅行新选择
眼下,“拍戏”已不再是明星和网红的专属。随着微短剧市场持续升温,除了江西吉安,各地也趁势推出了一边旅行、一边体验微短剧的“全民片场”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们走进片场、过把戏瘾。这当中,更是涌现出不少“银发族”的身影:一批批老年旅游团纷纷现身“剧组”,叔叔阿姨们成了镜头下的“C位主角”。
“咱们来演一部清宫大戏!”正在成为不少老年旅游团在浙江横店影视基地里的新口号。横店片场里,最亮眼的“顶流”可能就是你家的阿姨和爷叔。叔叔阿姨们一边逛着故宫同款的“紫禁城”,一边就能换上戏服体验微电影、微短剧的拍摄,过足戏瘾,体验从开机仪式到成片出炉的全流程。
据了解,该类微短剧体验项目以小团形式开展,小团人数最多不超过25人,日常大概在10-15人左右,打包价在3500-4000元区间。拍摄时长约2小时,服装、化妆、道具全包,每位“演员”都能获得一段6-8分钟的微电影成片。
剧本选择有哪些?光是民国题材和古装题材各自就有近20个剧本可供选择,像《后宫风云之滴血认亲》《格格别闹了》宫斗剧,《沙家浜》《黎明的号角》等经典,还有《甄嬛传》《潜伏》等大热IP。
尽管横店也有《重生之我是落跑王妃》这类热门“网感”题材的短剧,但项目工作人员表示,“重生”“逆袭”类题材节奏快、情绪浓,更受年轻人青睐;而对老年群体来说,剧情完整、有头有尾的微电影体验更具吸引力,也更有“真正演了一部戏”的满足感。
“走进去一秒入画,《满江红》电影的背景音乐在耳边就响了起来,脚步不由得跟着快了起来。”除了横店,山西太原古县城的满江红影视基地也是一个“隐藏的片场”,靠着“文旅+微短剧”的新玩法,同样吸引了一波热度。
这里是电影《满江红》的取景地,青砖灰瓦、高墙深院,历史氛围感十足。游客们换上同款戏服扮“岳飞”,在迷宫长巷里复刻经典镜头,都是暑期热门的体验。
满江红影视基地负责人赵小军介绍,目前因为天气转冷,拍微短剧的体验项目已经暂停了,但一到暑期和节假日,就会重新开放。“从年轻的学生到退休的叔叔阿姨,各个年龄段的都有来体验的。”
让游客当“主角”的玩法,是满江红影视基地在今年年初正式推出的。拍摄会根据游客的人数进行灵活调整,要是同行人少,还能找当地的群演来搭戏,游客的人均花费在200到300元之间。赵小军透露,“现在新的剧本在开发中,预计明年五一就能和大家见面。”
记者 王金帅 见习记者 王伊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