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好几年的中行‘缤纷生活’APP竟然要关停了,以后像查账单、换积分这些事,都要到‘中国银行’APP去处理了。”近日,杭州市民蒋女士在登录“缤纷生活”APP时,发现APP服务迁移的弹窗公告。
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实上,银行APP的“瘦身潮”正席卷整个行业,近几年从地方城商行到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多家银行纷纷对旗下的APP进行停用、下架、整合。银行为什么要关停这些APP?对普通消费者又有何影响?
今年就有多家银行已相继采取行动。3月,北京农商银行旗下的信用卡APP“凤凰信用卡”业务功能迁移至“北京农商银行手机银行”APP;江西银行旗下“惠享精彩”APP也于3月31日在各大应用商店下线,相关功能迁移至江西银行APP信用卡板块内。
图片截取自江西银行官方网站
更早之前,渤海银行、上海农商行等银行已于去年关停独立信用卡APP,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更是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启动整合。
除了信用卡APP,还有部分银行的直销银行APP也陆续关停。
10月10日,北京银行发文称,旗下直销银行APP、直销银行网站将于2025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务,原直销银行相关业务功能已迁移至北京银行“京彩生活”手机银行APP。
图片截取自北京银行官方网站
从用户反馈来看,银行APP的“瘦身”之举收获了一波好评。
“早该整合了!”一位网友表示,“本来银行的主APP就能还款、查账单,多装一个信用卡APP只会占内存,还得在两个软件间切换,麻烦到根本不想打开。”
其实,用户曾感受到的“麻烦”,也是监管着力解决的“痛点”。
潮新闻记者注意到,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建立移动应用台账,完善准入退出机制,统筹各部门及各分支机构的移动应用建设规划,合理控制移动应用数量。
《通知》明确要求: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安全合规风险隐患大的移动应用及时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上述政策直接推动了多家银行整合或关停独立的信用卡APP、直销银行APP等。
有业内专家指出,多数银行信用卡APP功能单一,日常活跃度并不高,然而银行独立运营和维护一个APP却需投入高昂的技术与人力成本。在当前银行业普遍追求“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将此类“低频”应用整合至功能齐全的手机银行主APP中,便成为银行必然的选择。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看来,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初期,手机APP是银行线上移动端的重要入口,银行也由此出现了“一拥而上”APP的倾向。多个APP有其优势,但由此也带来客户体验不好、内部重复建设等弊端。
“整合并不意味着未来一个银行旗下的手机银行就只有一个。数量不是绝对的,关键是注重APP的运营和客户体验,提高APP用户的活跃度。”董希淼认为,手机银行APP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重技术开发,轻日常运营。有的银行APP的部分功能直接外链到其他外部平台,客户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不能直接通过银行解决,造成客户投诉较多。二是重注册用户,轻活跃客户。部分银行手机银行注册客户很多,但是活跃客户很少,实际发挥作用比较有限。三是重产品部署,轻客户体验。有的银行App没有以客户为中心,尽管上线了很多产品,但是客户因为体验差,不愿意使用。
你的手机里还留着银行哪些APP?欢迎评论区聊聊。
记者 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