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国内 >

每日热议!成渝中线高铁迎新进展 全线控制性工程缙云山隧道贯通

第1眼TV-华龙网 | 2025-09-27 18:02:27


(资料图片)

第1眼TV-华龙网讯(曹妤)今(27)日,记者从长江沿岸铁路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获悉,随着最后一次掘进,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缙云山隧道顺利贯通,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中线高铁自重庆枢纽重庆北站起,向西经重庆市渝北区、沙坪坝区、璧山区、铜梁区、大足区,四川省资阳市、成都市,引入成都枢纽成都站,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缙云山隧道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和北碚区,由中铁二院设计,中铁十二局承建,隧道全长5712米,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有着开挖断面大、埋设浅的特点,工程地质主要为泥岩夹砂岩,部分地层含石膏、软黏性土和粉质黏土等不良地质,其中,Ⅳ、Ⅴ级围岩占比达89.69%,隧道下穿煤炭采空区、瓦斯地层和岩溶地质,以及319国道、重庆绕城高速及燃气管道,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风险高。

“为确保隧道安全贯通,隧道开挖严格按照‘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理念,应用超前水平钻探等技术,提前研判风险源,推动实现地质‘透明化’管理。”中铁十二局成渝中线分部总工程师李海生介绍说。

为建成技术先进、质量优秀、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中国高铁精品工程,中铁十二局建立了以“隧道应急管控+安全协同管理”“衬砌浇筑监测+智能检测分析”“人机交互+专业协同”三大创新亮点为代表的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格局,单洞月度掘进超110米,掘进效率较以往提升22.3%,有力提升了隧道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缙云山隧道建设中构建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体系,建设者依托物联网技术,将超前地质钻机、3D扫描仪、湿喷机械手、微台阶液压台车、锚杆钻机、二衬台车、养护台车等智能装备集成于隧道智能建造管控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人机交互协同,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处理和分析各种数据,为全面精准科学实时决策提供支持,显著提升施工效率。

在隧道安全管理过程中,建设者通过建立智能安全协管平台模块,将施工现场和隧道洞内传感器及可视化监控、智能安全应急机器人“瓦力”接入信息化智能管理平台,通过遍布隧道的传感器、视频监控系统、探测系统,以及手机APP终端,实现了人员管控、风险预警、问题整改的全过程线上监管,确保隧道建设安全平稳。

据长江沿岸铁路集团重庆公司大足指挥部黄成华指挥长介绍,缙云山隧道的顺利贯通有力打破了全线建设瓶颈,目前,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全线13座隧道已贯通11座,项目建设进度超过75%,为按期开通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成渝中线高铁该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建成运营的西安至成都高铁、郑州至重庆高铁,以及在建的西宁至成都高铁、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铁、西安至重庆高铁、重庆至昆明高铁、重庆至万州高铁等多条线路连通。届时,成渝地区路网结构会更加完善,成渝两地旅行时间将进一步压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会更加便利。

标签: 观察家网 最新资讯

  • 标签:观察家网,最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