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国内 >

活力中国·低碳重庆丨矿山长出“金果果” 北碚生态修复成亮眼范本

第1眼TV-华龙网 | 2025-08-16 14:10:1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攀)北碚是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山”转化路径可谓丰富。今(16)日,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北碚静观镇,只见翠红李挂满枝头,远山薄雾笼罩,央媒记者吹着山风,摘着翠红李,边听介绍边用镜头记录。

“矿山治理与园林采摘融合在一起,还是第一次见到,很新奇。”中国环境报记者杨沛表示。

这一切的转变,还要从2016年说起。

“以前这里是一座矿山,主要采集石灰岩。2016年,我们关停了矿山进行复绿,栽花养树,发展起了民宿……”面对镜头,周松讲起了那段转型岁月。

2000年,周松的父亲开办黄泥坡碎石场,租下中华村300多亩山地开采石矿,在时代的浪潮中,这里曾是热火朝天的采石工场。随着生态保护“两山”理念的深入人心,2017年1月,为响应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号召,周松的父亲关闭了矿山。同年3月,周松开启了生态修复之路,种下李树、桃树、柑橘、樱桃等2万多株果树,为矿山复绿。

四年的精心耕耘,矿山重披绿装,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热门景点。游客纷至沓来,住宿需求日益凸显。2017年,周松及其团队启动既白民宿设计,经过3年的精心打造后正式对外营业,迅速火爆,吸引众多游客。2022年,中华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以土地及房屋资源入股既白民宿周边配套项目,中华驿站(静观山驿)建成投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加15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的既白民宿,成为北碚民营资本返乡创业和生态治理修复的样本,年接待游客数量超1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500万元,可同时接待400人就餐,吸纳周边近30名村民长期稳定就业,人年均收入约5万元。同时,开设周末集市,帮助村民售卖中华小米、蜡梅等特色农产品,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标签: 观察家网 最新资讯

  • 标签:观察家网,最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