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国内 >

产量依然不足 磷酸铁锂130亿再扩产

财经网 | 2022-11-25 18:39:20

三季度磷酸铁锂龙头企业相继亮出“营利双增”成绩单。

其中,位于上半年出货量前五阵营的德方纳米(二)、龙蟠科技(三),以及万润新能(五)更实现营收分别同增519.79%、329.27%、549.59%,归母净利润分别同增628.2%、264.62%、332.93%。

三季报披露当日,德方纳米、万润新能、富临精工就纷纷宣布扩产,累计投资额超130亿元。


(相关资料图)

2021年,被三元锂电池“势压”许久的磷酸铁锂电池终于“翻身”,5月单月产量首次反超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也很快迎来“量价迅速齐升”行情,磷酸铁锂单吨价格两年内增加三倍、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已连续16个月甩开三元锂电池,再加上动力电池的大盘子持续增长,一众玩家的敏感神经就这样被持续挑动。

于是,老龙头纷纷扩产同时,还掀起了一股上市潮,目前行业TOP10有7家企业已经或正在寻求上市。与此同时,以掌握一些上游资源的钛白粉、磷化工巨头企业为代表的新玩家也纷纷撒币入局。

但是,玩家加速扩产之际,当前磷酸铁锂行业却出现了一种“相悖”现象,一边是已经明确的“产能过剩”,另一边却是现阶段的“产量不足”。

磷酸铁锂电池“翻红”

在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不断追求的一个三角,那就是“更优越的性能、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安全性”。

三元锂电池是“性能派”代表,其能量密度更高,低温续航能力更好,但其安全性较差,成本更高;相反,“性价比派”磷酸锂电池能量密度较低,低温续航较差,但成本更低,更安全,循环寿命更高。

早期,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一度占比过半,但随着中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至战略高度,为了引导电动汽车行业持续突破瓶颈,2018年国家新能源车补贴加入了电池能量密度这项考核标准,市面上的纯电动乘用车为了拿补贴、追求续航里程,就大面积转向先天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

当2019年乘用车领域取消地方补贴,总体的退坡幅度约为60%-67%,车企又纷纷掉头开始垂青起磷酸铁锂电池。

当然磷酸铁锂这些年也取得了极大进步,当初磷酸铁锂的电动车续航都超不过200km,而现在磷酸铁锂具代表性的比亚迪刀片电池首发车型续航已经达到605km。

2021年5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月产量首次超过了三元电池;今年9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0.4GWh,占总装车量64.5%,同比增长113.8%,环比增长18.5%,装车量已经连续16个月超越三元锂电池,且二者占比差距呈现持续扩大。

磷酸铁锂不仅在动力电池领域扭转局势,储能端同样迎来高增长时刻。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70GWh,增长159%。磷酸铁锂路线占比超50%。2021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48GWh,磷酸铁锂路线占比约98.5%。

磷酸铁锂电池重回行业焦点,尤其是碳酸锂价格居高,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价格也从2020年12月3.7万元/吨涨到2022年10月16万元/吨,两年内涨幅达到332%。百川盈孚最新预测,后市磷酸铁锂价格变动会在17万元/吨。

龙头掀上市潮,德方纳米迎“劲敌”

目前,磷酸铁锂的市场集中度已经非常高。据起点锂电大数据,今年上半年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市场份额已经达到89.9%。

以近五年的市场格局来看,德方纳米始终稳坐前两位,从2020年开始,湖南裕能市占率迅速提升,跃至首位,形成了目前的“双寡头”格局。

如果不出意外,这种格局很快会搬到资本市场上演。近日,湖南裕能创业板IPO已经获得批准。

作为最早上市的磷酸铁锂材料企业,德方纳米两年走出10倍行情,市值一度超过700亿元,但面对比自己晚成立十年的湖南裕能,德方纳米恐怕也难言轻松。

首先在市场份额上,2018年、2019年德方纳米两年的市占率分别是28%、29%,可以说稳中有进,2018年湖南裕能在TOP10还没有姓名。但湖南裕能2019年拿下10%的份额,2020年就直接冲到“榜一”,而且持续力压德方纳米。

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湖南裕能的市占率为25%、25%、25.6%;德方纳米的为24.2%、20.21%、15.3%。一个顽强上涨,一个大幅下降。

有分析指出,近年,上游原材料行情波动,为了锚定竞争格局,新能源龙头公司扶持下游企业已经较为普遍。巨头亲自下场,催生能力往往超乎想象。

沿着上述思路,财经网发现,2019年到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湖南裕能的前五大客户中,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合计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到93.56%、91.10%和95.42%。虽然德方纳米也不乏宁德时代这样的大客户,份额不低,而且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还分列湖南裕能第三、第七大股东。

2020年底,湖南裕能IPO前进行了一轮增资扩股,引入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战略投资者。 截至6月底,宁德时代持股10.54%,比亚迪持股5.27%。

2022年1-5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占据了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一、二名,合计占比81.9%。

由于市占率上升迅速,湖南裕能在营收和净利润都高于德方纳米。2021年,湖南裕能营收70.27亿元,同比增长636.07%,归母净利润11.75亿元,同比增长2440.62%;德方纳米营收48.42亿元,同比增长413.93%,净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2918.83%。

不过,在毛利率方面,湖南裕能稍显逊色。2022年上半年,德方纳米的毛利率为27.81%,湖南裕能为18.74%。

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对财经网表示,德方纳米有了一个强力竞争对手其实不是坏事,这会逼迫它做得更好。据了解,德方纳米正在加紧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更好的磷酸锰铁锂技术的开发应用,以求以技术优势来应对裕能的竞争。

据起点锂电大数据,今年上半年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湖南裕能、德方纳米、龙蟠科技、融通高科、万润新能、安达科技、富临精工、国轩高科、重庆特瑞、东圣先行。

伴随磷酸铁锂强势反击,除了湖南裕能,磷酸铁锂龙头企业从去年开始已经掀起了一股上市潮。

市占率第三的万润新能已于9月底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并以299.88元/股的发行价为了“年内最贵新股”;市占率第六的安达科技已经向北交所提交IPO申请;市占率第四的融通高科近期再度完成超50亿元D轮融资,正加速推动上市工作。

也就是说,截至目前,磷酸铁锂TOP10有7家已经或正在上市,还有1家正在推动上市。

对于这些龙头企业来说,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无疑能够助力企业加速扩产,抢占市场。毕竟曾经市占率第二的湖北万润就一度因产能扩张不及竞争对手,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15%持续下降到现在的8%,目前退居第五。

磷酸铁锂“翻红”,除了激励老龙头纷纷登陆资本市场,也吸引着磷化工、钛白粉等化工巨头纷纷入局,代表企业有中核钛白、龙蟒佰利、川恒股份、川金诺、万华化学、云天化等,产能规模亦以几十万吨、百万吨计。

起点研究认为,部分绑定大客户的材料企业、冲刺资本市场的企业、跨界巨头加入,磷酸铁锂领域竞争格局还会继续变化,新型锂盐的需求将会增大。此外,技改和产能布局提前的企业将获得发展机会。

百川盈孚认为,随着磷化工、钛白粉企业纷纷加入磷酸铁锂赛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头部企业扩产脚步逐渐加快,市场份额被瓜分,中小企业生存愈加困难。

产能过剩,产量不足

磷酸铁锂电池重回C位,点燃了磷酸铁锂行业的热情,但目前高速扩张的磷酸铁锂却也陷入了产能过剩和产量不足的拉扯。

“2021年磷酸铁锂产量增速特别快,2022年又保持了同样的趋势,尤其是跨行业的产能,规划产能都特别大。”有业内人士对财经网如此感叹。

有锂电正极材料上市公司董事长曾对媒体表示,公司的需求在百万吨级,而供给起步则是数百万吨级以上。

信达证券预测,2022年磷酸铁锂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测算到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可达181万吨。但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规划项目已超过300万吨,叠加今年上半年规划项目,合计规划产能已超过972万吨,远超需求。

德方纳米在调研纪要中指出,随着大量企业跨界入局磷酸铁锂行业,公司认为行业未来会形成结构性的产能过剩,中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

隆众资讯磷酸铁锂行业分析师王娟则对财经网表示,如果从产能来看,目前磷酸铁锂投产的产能已经过剩。

不过,王娟还表示,从产量来看,磷酸铁锂还没有进入过剩阶段。

事实上,磷酸铁锂的产量非但没有过剩,而且是供不应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预计今年三元与磷酸铁锂出货量四六开,比亚迪更是磷酸铁锂的忠实拥护者。当前,两家巨头都在国内外持续扩产。

近日,有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对投资者表示,供应动力电池的磷酸铁锂产品供不应求。

对于磷酸铁锂产量不足的原因,王娟解释,一个是受原料制约。另外,今年新投产的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一般需要3-6个月的时间。

磷酸铁锂的上游资源包括磷源、铁源、锂源,其中锂源就是当前处于行业绝对焦点的碳酸锂,碳酸锂在磷酸铁锂的成本占比最大,1吨磷酸铁锂大约要用到0.25吨碳酸锂。

因下游动力电池扩产迅猛,碳酸锂产能短时间又难以释放,近期供给始终存在缺口。上海有色预计,2022年下半年,碳酸锂市场将多维持小幅去库的节奏,年底供需缺口将逐步拉大。

此外,磷酸铁也因扩建周期长(12-18个月)、环保要求高,叠加第二季度的多重因素干扰使得多数项目推进步伐放缓。

产能过剩,产量不足,就意味着产能效率不高。王娟表示,由于每个月都有新投产产能,产能利用率变化幅度大。就9月份来看,行业产能利用率仅在65%左右。

另据鑫椤资讯,从今年年中左右开始,考虑终端需求、原料供给等因素,现有企业与新进玩家的磷酸铁锂实际可利用产能率整体已出现下滑,加工费因产能过剩格局已定,同样有所降低。

据财经网查阅相关数据,近年多家龙头公司的毛利率存在波动,且今年均大幅下降。2019-2021年及2022上半年,湖南裕能的毛利率分别为23.18%、14.53%、26.33%和 18.74%;德方纳米为21.28%、10.36%、28.85%、22.24%;龙蟠科技为34.57%、37.83%、27.3%、19.88%。

王娟预测,从产量方面来看,预计明年碳酸锂供应仍偏紧,原料限制磷酸铁锂产量,2024年碳酸锂新产能的扩张及回收行业行业逐渐成熟,原料紧张程度将逐渐缓解,磷酸铁锂产量或有小幅过剩。

电池技术演进风险“致命”

长期来看,磷酸铁锂面临的风险还不止是产能过剩或者产量过剩,随着新能源汽车战局推进到下半场,磷酸铁锂电池被挤压甚至是被替代的风险更是“致命”的。

单从“锂电双主流”的格局看,虽然磷酸铁锂目前占据上风,但三元锂电池优势突出,且同样在技术演进中扬长补短。

墨柯对财经网表示,目前整车的智能化水平还不高,仅针对大家关注的续航里程而言,铁锂电池也是可以的。但当对车辆智能化的追逐甚于电池价格时,三元路线就会重新受到关注。

“从实际技术进展来看,目前三元路线正在整体向高镍方向发展,单位kWh的电池成本的降速快于铁锂,二者价差在缩小,铁锂的吸引力在下降。另外,车辆充电时间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大家都在追逐快充,而三元更适合快充。”墨柯补充说到。

财经网也注意到,尽管迫于降本压力,国产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车型、Model Y标准续航版上相继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彼时,马斯克还在微博上特意表示自己对于磷酸铁锂更青睐。

但特斯拉目前最受瞩目的4680电池依然采用的是三元路线,且最令马斯克引以为傲的特点之一就是,一旦大规模生产,预计资本支出将减少三分之一,其工厂占地面积和能源消耗将降至十分之一。

除了彼此间的较量,三元和磷酸铁锂还面对被共同颠覆的可能。

动力电池的技术演进分为材料迭代和结构迭代,虽然因动力电池在化学配方上突破起来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近年结构迭代的步子更大,但是动力电池厂商并没有放弃通过材料颠覆掌握更多行业话语权的野心。

日前,宁德时代透露,钠电池最快于明年三季度量产。相比于锂电池,钠电池原材料获取方便、价格便宜、循环寿命长。钠电池的成本理想情况下会比锂电池成本降低30%左右。

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除了在能量密度上显著不敌外,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在快充性能、低温性能、系统集成效率等项目上均优于后者,而且在安全性、长寿命等方面与磷酸铁锂电池旗鼓相当。宁德时代已经在规划下一代钠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到200Wh/kg。

已经有新能源行业分析师乐观预计,叠加宁德时代锂-钠集成解决方案,钠离子电池有望实现对铅酸、磷酸铁锂电池的部分替代。

动力电池混战时代“厮杀”,或许需要一些“赌性”,但能否“坚强”,就势必取决于长远的眼光和理性的判断。磷酸铁锂玩家如此,产业链其他玩家亦如此。

(姚悦/文)

标签: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商业门户网站,新闻,专题,财经,新媒体,焦点,排行,教育,热点,行业,消费,互联网,科技,国际,文化,时事,社会,国内,健康,产业资讯,房产,体育。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