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热点 >

叮咚买菜2021年营收增超七成 四季度亏损同比收窄

长江商报 | 2022-02-18 13:29:17

生鲜电商企业叮咚买菜(NYSE:DDL)距离盈利的步伐越来越近。

近日,叮咚买菜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收54.8亿元,同比增长72.0%,2021年全年营收为201.2亿元,同比增长77.5%。公司还宣布上海地区于12月份实现整体盈利。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去年三季度,叮咚买菜将战略打法调整为“效率优先,兼顾规”,彼时有分析称,这预示着叮咚扩张的速度将放缓。在第四季度,叮咚买菜前置仓的单季新增骤降至25个,仅为三季度增幅的约十分之一。此外,叮咚买菜还加大了自有品牌商品的发展力度和对供应链系统的研发,以增加盈利空间。

以上举措的合力作用下,叮咚买菜四季度成功减少了成本并提高了毛利率,净亏损同比收窄12.04%。对于该业绩表现,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称,第四季度是公司成立以来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未来将对供应链和基础设施进行长期投资。

四季度亏损同比收窄

日前,叮咚买菜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业绩报告。第四季度其总收入从2020年同期的31.88亿元增至54.84亿元,同比增长72.0%;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10.34亿元,2020年同期净亏损为12.39亿元,同比收窄12.04%。第四季度末,叮咚买菜还有52亿元的现金储备。

同时,叮咚买菜宣布上海地区于12月份实现整体盈利,整个长三角地区于该季度实现UE翻正。梁昌霖表示,上海是叮咚买菜进入的第一个城市,“我们已经在这个城市找到了盈利之路,未来将会扩展到整个长三角。”

此外,2021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的成本与费用为65.23亿元,环比下降约21%,毛利率则较三季度提升9.5个百分点至27.7%。

毛利率提升的原因为叮咚买菜商品力的提升。叮咚买菜在财报中表示,叮咚买菜的规模优势和自有生产加工能力带来了生产端的利润空间,此外,商品的品类结构不断优化,使得高品质商品的GMV占比逐步提高。

商品数据方面,财报显示,目前,叮咚买菜拥有叮咚王牌菜、叮咚大满冠、拳击虾、保萝工坊、良芯匠人等共计超20个自有品牌。叮咚买菜称,将继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尤其是在供应链系统、农业技术和食品研发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截至第四季度,叮咚买菜共拥有10个食品研发加工工厂,约60个城市分选中心和约1400个前置仓,前置仓面积达50万平方米。据了解,叮咚买菜2022年还将开工建设3个大规模现代化的生鲜综合体。

预制菜销售占GMV14.9%

资料显示,叮咚买菜由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目前,该公司是中国生鲜新零售的标杆企业之一,致力于通过产地直采、前置仓配货和最快29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生鲜消费服务。2021年6月该公司赴美上市。

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自身造血不足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其净亏损从2019年18.73亿元飙升至2020年31.77亿元。对于叮咚买菜深陷亏损泥潭的原因,有不少财经分析师表示可能要追溯到叮咚买菜“前置仓模式”严重烧钱上。

去年8月份,叮咚买菜提出以商品力和供应链为核心的策略,力图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策略似乎已经显效,梁昌霖表示,第四季度是公司成立以来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未来,消费升级和商品力是公司主要的增长动力。

同时,为了寻觅新盈利的路径,叮咚买菜单独建立预制菜部门。如今预制菜是叮咚买菜内毛利表现最好的部门,2021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的预制菜GMV达9亿多元。

事实上,预制菜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10年就开始出现萌芽,当时只是在B端市场徘徊,在疫情的催化下,一直在B端的预制菜开始进入C端市场,据天猫数据显示,2020年“双11”期间,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在内的预制菜销售成交额同比增长约2倍。数据显示,随着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提高,叮咚买菜的预制菜销售也占到整个GMV的14.9%。

叮咚首席战略官于乐表示,预制菜与其他生鲜产品不同,SKU很多。若销量不高,生产端就会缺乏规模化效应。“虽然在资本市场预制菜赛道很火热,但整个生产端的产能依然是过剩的,而叮咚买菜自有的渠道带来了非常稳定的销量,自有生产加工加上上游供应商的产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此外,在自有渠道积累的大数据,叮咚买菜能快速反馈到生产端进行研发和生产的迭代。”

标签: 生鲜电商 叮咚买菜 第四季度业绩 整体盈利

  • 标签:生鲜电商,叮咚买菜,第四季度业绩,整体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