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宏观 >

以需求侧推动双循环 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华夏时报 | 2021-07-12 16:04:09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需求侧管理”新概念。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阐述了需求侧管理,并且把需求侧管理作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之一,明确提出,必须要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在这种背景下,需求侧管理被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随着疫情的改善,国际市场需求的回升,使我们出口加速增长。但是,一旦外需回落,内需不足的现象还会再次出现,所以更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需求侧管理。”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热点问题研讨会上,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表示。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陈彦斌看来,传统的总需求管理的短期增长模式是难以实现,所以需要新的理念,需要新的对策,需求侧管理就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从需求侧强化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从而确保中国顺利实现2035年和2050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需要的经济增长速度,确保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以需求侧推动双循环

当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而需求侧管理正好以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构建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并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陈彦斌看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但目前国内生产的很多产品难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供给侧来提升产品的品质与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所催生出来的新变革。

“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需要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配合。需求侧管理能够改善总需求结构失衡的困境,尤其要提升居民消费规模和居民消费的质量,从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一种牵引作用,才能形成两者的良性循环,良性循环有助于推动国内大循环的形成,有助于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格局。”陈彦斌表示。

事实上,《十四五规划纲要》在谈到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时强调,要深入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也认为,需求侧管理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提振有效需求,更为关键的是消费需求,这许雅完善国民收入再分配、以及优化就业质量、优化改善家庭的资产负债问题。

“在当下,提出需求侧管理,应该是很合乎需求和需要的。”毛振华表示。在陈彦斌看来,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所以,通过需求侧管理可以持续的、长期的释放强大的消费潜力。中国每年居民消费占GDP比重38%,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8%,每年可以增长2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能力。所以,中国可以成为世界级的巨大市场,所以推动国际大循环运行更加的顺畅。

而在国际循环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着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的增长模式,成为了“世界工厂”,在国际产业链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疫情之初和后疫情时代,出口都很亮眼,但也应当看到,目前中国的产业链在全世界还是具有一定的重构的压力,怎样应对这种压力,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高产品供给质量,稳固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作用,维持中国在世界工厂的地位,为国际大循环提供动力。

“未来,在需求侧需求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作用之下,中国的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新模式,可以更好的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形成。”陈彦斌表示。

建立宏观调控新体系

一个问题在于,如何落实需求侧管理?

在以往,我国的结构调整,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次需求侧管理也有结构调整的重要的意味。

陈彦斌表示,从消费结构而言,需求侧管理的目标在于“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在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前提下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就投资结构而言,需求侧管理的目标在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需求侧管理是长期的、战略性的,不是仅着眼于调整当前经济形势存在的冲击。其调控对象除了有经济主体之外,还有市场本身,因为它很强调要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同时促进,有利于提高调控宏观经济的效率。”陈彦斌表示。

在他看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内需体系也需要对消费、投资、出口和政府支出四者之间进行结构性调整,所以这需要结构性政策予以协调配合才能达到。

“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里,当下的中国更需要增加有效供给,这就是结构性改革要做的一件事情。应该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促进生产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动,更加深度的融合,并且以此形成一些新的增长极和新的要素生产力的提升。”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则认为,中国现在不仅仅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要当心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因此,需求侧管理怎样来疏通需求的“堵点”的问题至关重要。

陈彦斌建议,有效落实需求侧管理不能照搬总需求管理的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要把统筹稳定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结合最近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在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新框架下,构建宏观调控的新逻辑、新体系,这样才能够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需求侧管理只是一个开头,未来还需要一步步做好具体的工作,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两者结合,真正的去助力落实推进需求侧管理,从而有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陈彦斌表示。

  • 标签:市场需求,执行主任,主导作用,战略基点,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