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国内 >

研发持续高投入、营收重归正增长,天智航披露2021年年报

财经网 | 2022-04-26 18:41:09

4月25日晚间,骨科手术机器人龙头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277;以下简称“天智航”)发布了2021年年度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度,天智航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14.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7993.32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46.74%。

2016年至今,除开突发疫情的2020年度,其余五年内,天智航营收均实现了正增长。不过2021年度,公司仍未盈利。对此天智航在公告中表示,一方面,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公司的市场推广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目前,天智航主要产品骨科手术机器人进入临床手术尚处于起步期,虽然医院、医生、患者对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的认知程度近年在快速提升,但总体认知程度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尚需一定时间。未来,天智航还将持续努力拓展市场份额、加速应用场景落地、聚焦技术创新发展、持续构建以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为核心的生态体系,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聚产品:核心手术机器人业务稳健增长

天智航是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基于对骨科临床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挖掘,致力于用智能化的方法去重塑骨科手术流程,整合上下游一切相关的技术要素,研发以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为核心的相关技术和产品,打造骨科手术智能骨科平台并推动骨科手术智能平台成为骨科行业的基础设施,帮助医生精准、安全、高效开展手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造福患者,引领骨科手术进入机器人智能辅助时代。

面向医疗机构,天智航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涵盖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设备与耗材、技术服务等方面,其中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公司核心产品。公司研发的第三代产品于2016年11月获得CFDA核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2021年2月,天智航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升级产品“天玑2.0”获得 NMPA 核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截至目前,天智航已上市并实现销售的天玑系列骨科手术机器人有“天玑1.0”和“天玑2.0”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公司第三代产品已在国内 100 余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常规临床应用,累计完成超2万例手术。值得一提的,2021年度,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医生开展骨科手术量超过1万例,同比增长超过60%。

对业绩的贡献上,2021年度,天智航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其中,配套设备及耗材实现销售收入1478.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59.07%;技术服务收入1549.7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2.79%。对比2020年度,天智航核心手术机器人销量和销售额逐渐复苏,驱动公司业务稳健增长。

重研发:持续高投入,成果斐然

自成立以来,天智航依托“医疗机器人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医疗机器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医疗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内的知名高校及以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优势医疗机构建立了稳定高效的“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机制。另外,公司还承担了多项国家、地方科研任务,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机制汇聚了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创新资源,建立起了公司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奠定了公司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预研一代、转化一代、上市一代”的产品研发格局,奠定了公司持续的创新能力。

2021年度,天智航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568.05万元,同比增长48.14%;另外,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70.37%,较上年增加了15.84个百分点,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公司各项研发工作稳步推进:

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方面,天玑2.0骨科手术机器人国内版已获得 NMPA 核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天玑2.0骨科手术机器人国际版取得了CSA(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认证证书。

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适应证拓展方面,THA(全髋关节置换机器人)处于研发阶段。TKA(全膝关节置换机器人,TiRobot Recon)已经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截止目前,膝关节产品注册临床入组工作即临床试验手术已全部完成;预研阶段的手术机器人融合超声骨刀系统、手术机器人融合高速磨钻系统成功在临床手术中成功应用,突破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原有的导航定位功能的局限;另外,公司与强生共同研发的Viper Prime 天玑脊柱机器人手术整合方案 2021 年 11 月正式获得 NMPA 批准,并在多家医院实现应用。

骨科手术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及耗材研发方面,骨科手术机器人机械臂与光学相机设计已

另外,专利方面,2021年度,天智航新提交专利申请9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1项),新获得专利授权6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10 项)。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累积申请专利343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4项),累积获得专利授权208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9项),目前有效专利195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此外,截至2021年底,公司软件著作权累计申请并获得备案授权30项。上述专利、软件著作权及相关非专利技术,构建了公司在骨科手

铸渠道:共建手术中心,与医疗机构双赢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3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 8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57%;预期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并可能于 2026年达到336亿美元,自2020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2%。

赛道的高增长引来了诸多入局者,国外布局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公司主要有强生(Johnson & Johnson)、史赛克(Stryker Corporation)、捷迈邦美(Zimmer Biomet)、美敦力(Medtronic)、施乐辉(Smith & Nephew)等;国内也有天智航、微创医疗、鑫君特等公司。不过摆在大家面前有一个共同的难题,尽管目前手术机器人作为部分三级医院的“高端配置”,但由于价格等因素,目前还较难在二级医院以及基层医院覆盖。

据天智航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销售到县级医院的难点最主要的是成本,我们设备的终端价基本上是在1000万元左右,医院除了购买骨科手术机器人外,还要配别的设备,如C臂,所以一个医院配备下来至少是1500万元以上。这样的资金成本,对一个县级医院还是有一定的压力。”

如何缓解医疗机构一次性购买骨科手术机器人所面临的资金支付压力?天智航在业务模式上开启了新的尝试。

自 2020 年起,天智航探索了与医疗机构共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中心的业务模式。即公司向医疗机构提供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所需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及相关配套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医疗机构按照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数量向公司支付技术服务费。这一模式下,降低了医疗机构一次性购买骨科手术机器人所面临的资金支付压力,缩短了骨科手术机器人进入医疗机构的时间。同时,该模式下要求公司加强产品力和服务支撑能力建设,提升了公司与医疗机构间的互动效率,有利于公司快速感知客户需求,推动公司产品的迭代开发和市场支撑能力建设。

这一模式使天智航的收入结构从原来依靠单一的一次性设备销售收入转变为包含一次性设备销售收入、配套手术工具包销售收入及获取持续医疗技术服务收入在内的多种收入,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有利于公司形成稳定营业收入来源。据了解,以此模式合作的医院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量达到总手术量的三分之一。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 中国综合门户网,商业门户网站,新媒体,网络媒体,新闻,财经,体育,娱乐,时尚,汽车,房产,科技,图片,论坛,微博,博客,视频,电影,电视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